“产业到哪里,路修到哪里”
2023-05-24 来源:莱西市情

莱西融媒5月23日讯   5月下旬,在院上镇的九顶庄园内,上千亩葡萄园连成一片,农户们正忙着为葡萄绑蔓、定梢。待葡萄成熟后,采摘、入库、装桶……又是另一番忙碌。从无人问津的废弃矿山到供不应求的葡萄酒生产基地,眼前的生机得益于我市废弃矿山治理换来的好生态,也得益于因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向田间地头延伸的产业路。

日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单位,我市“农村公路+”试点入选。朝着“修好一条公路、发展一个产业、打造一片风景、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我市坚持创新融合,积极打造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样板路,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沿S16荣潍高速武备收费站向北1公里,就是院上镇葡萄小镇核心种植区。几千亩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随山势绵延起伏,一条条产业路通往四面八方。“2018年之前,超过30座的大巴车是开不进来的。”九顶庄园大好河山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志刚介绍:“九顶庄园是在原本废弃的矿山上建造的酒窖和庄园,进出庄园的唯一通道是多年前修的一条5米宽的老路。刚开始上班都是开皮卡车进来,路窄,绕远。”而现在,8米宽的九顶山路经徐家屯自然村直达九顶庄园,不仅打通了葡萄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及国、省道顺畅连接,还指引着采购葡萄的商户驱车直达田间地头,让九顶庄园、归璞酒庄等成为休闲旅游的“打卡地”。

“从2018年开始,我们对院上镇葡萄小镇核心区30余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提升。”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通达的农村公路带动下,周边的葡萄产业迅速发展,成为附近村庄产业振兴的主要抓手。

在位于院上镇小河子自然村的小丁路两旁,一座座葡萄大棚鳞次栉比,棚内缠绕的藤蔓向两侧牵连。“修建小丁路前,村民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收入低。”岘沽新村党委副书记、小河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吉玉介绍,路修好了,两侧的葡萄大棚开始多起来了,全村400余户,几乎家家种葡萄。“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新建设施栽培阳光玫瑰葡萄,年度村集体分红100万元,群众分红150余万元。”据悉,院上镇年销售葡萄已达5万吨,全链产值达22亿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60万元,村民每年增收2000万元,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发展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路修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政府多渠道投入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83公里,县乡道三级路以上占比达到71.7%,农村公路优良路占比达到81.6%、中等路以上占比达到92.5%。

除了聚焦“农村公路+产业”,我市还加快打造“四好农村路”融合发展样板,围绕萌山红色教育基地等,探讨“农村公路+红色”,拓宽改造了县道李于路、河院路等多条道路,开通红色公交线路;对龙青高速马连庄出口至河崖红色教育基地的连接道路进行改建提升,方便市民和游客体验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