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特向社会公布2014年度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和投诉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事项和附表共九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莱西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莱西市行政办公中心0913室;邮编:266600;电话:88405107,88405098)。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2014年,我市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加大政府信息公开考核与监督力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媒介。发挥莱西政务网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将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加强和规范网站管理,确保及时更新。凡属于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都及时在政务网站公布,方便公众查阅。目前,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主要为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莱西市情》定期发布行政审批等事项的信息,在各镇(街道)、各部门便民服务窗口设置相应的政府信息查阅点。由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为信息具体发布机构,做到网站平台信息及时更新。
(二)突出重点领域,确保解读政策及时。根据《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积极推进财政领域、保障性住房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环境保护领域、招投标领域、安全生产领域、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领域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并及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三)完善制度体系,开展定期集中培训。先后出台了《莱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报告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莱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严格抓好有关精神落实。定期开展全市信息公开工作人员集中培训,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总结点评,组织收看上级有关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2014年,共组织信息公开集中培训、以会代训7次,信息公开的及时程度、规范程度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强化考核监督,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定期考核制度,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列入各单位科学发展观考核,以严格的考核奖惩推进公开工作顺利实施。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构建起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督促检查网络。在对各单位公开情况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回头看”工作,督促各单位对公开内容进行查漏补缺,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2014年,我市按照《条例》及规定的范围,重点公开了以下几方面的信息: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我市2014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更新6077条数,其中机构信息更新23条,公开指南更新27条,公文法规更新619条,规划计划更新28条,统计信息23条;财政信息更新121条,民生信息更新230条;社会管理更新704条,人事信息更新96条;村务公开更新3444条;其他信息721条。
1.地方法规、规章和其他政府文件。行政审批、科技金融、行政复议等11件政府规范性文件通过政务网站及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开。市政府办公室公开了涉及发展改革、教育、金融、防震减灾、社会保障等内容的12件市政府文件。
2.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目标。公开了地震 “十二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各1个,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完成情况16个。公开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及政府实事项目进展完成情况。
3.统计信息。公开了莱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年度、季度和月度统计信息23条。
4.财政、财务信息。发布了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公开了政府部门“三公”经费使用情况。通过莱西行政审批与公共资源交易网对政府采购公告和中标结果进行了公开。
5.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扶贫方面,对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街居社区建设、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社会福利建设、慈善捐助、推进减灾防灾、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及保障性住房等信息都在网上进行了公开。教育方面,公开了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发布中小学招生、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等信息。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按照制度规定,每半月通过新闻媒体公开一次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通过政务网站、新闻媒体等发布社保、就业等方面政策。2014年,发布用工需求信息1.9万条次,惠民政策信息30条次。保障性住房方面,在政务网站、莱西市情、电视台等媒体发布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等相关信息。
6.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公开了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发放情况,全面完成城区全部街道和乡镇的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事业单位食堂和药械生产、经营单位的综合整治。完成全部持证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管理动态评定。环境保护方面,在政务网站公示建设项目审批结果信息160条、已验收项目信息42条,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31条,项目竣工验收信息25条,并在各级环境网站及时公开环境监督检测信息346条,每天发布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每月公开月份水环境质量。安全生产方面,公开了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餐饮场所等领域信息,发布危险化学品领域10条,发布全市安全生产检查、应急预案演练等信息20条。
7.人事信息。及时更新政府部门及其内部机构信息、领导班子成员信息、人事任免情况。及时发布公开招录人员等招考简章、笔试和面试成绩、录用结果等。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1.政府网站
按照《条例》的要求,我市在金宏办公网上设置了政务公开模块,作为各单位提交信息的平台,并按对应关系,在莱西政务网上设定了相应的发布栏目。市民通过莱西政务网(http://www.laixi.gov.cn)可查阅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依申请公开、信息更正”栏目,可向各政府机关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查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的状态。
2.公共查阅点
在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服务。市档案馆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12人次、借阅文件15件次;市图书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43件,纸质全文127件,纸质目录210条,电子目录387条,电子全文420条,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1300余人次;市行政服务中心接待公众咨询查阅政府公开信息2356人次,其中接待当面咨询1033人次,电话咨询1223人次,网上咨询100人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全市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6件,其中,网络提交申请19件,占52.8%;当面提交申请7件,占19.4%;信函提交申请10件,占27.8%。
(二)申请处理情况
对36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按规定给予答复。
四、咨询和投诉情况
全市共接受市民咨询21567人次,其中现场咨询4480人次,电话咨询5127人次,网上咨询11889人次。咨询内容主要涉及市政建设、公共交通、土地房产手续办理、就业再就业信息、社会保险信息、征地补偿标准等方面。
全年无投诉情况。
五、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全市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案由被提起行政复议1件,已办结1件。
六、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
(一)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情况
本年度莱西市设政府信息公开专兼职人员104人,其中全职人员22人,兼职人员82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预算与实际支出情况
2014年莱西市用于政府信息公开费用168000元。
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规范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一是个别部门和信息公开领域需主动公开的信息公开的不够全面和深入。二是依申请公开办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个别部门公开意识不强,工作推进存在被动性。下一步我市将从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强化部门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各级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积极主动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使用频率高、公众咨询多的政策法规和相关办事程序等,探索建立与群众直接对话的“渠道”。二是进一步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特例”的原则,严格按照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除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发布的其他政府信息外,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各类政府信息,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全面性和及时性。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查和更新维护、考核评估、监督评议、宣传等工作制度,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监督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九、附表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6077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件 |
11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11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711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28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12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42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28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6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1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55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4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146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36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7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19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1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36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36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16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4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10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2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6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7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7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1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1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被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七、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设立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数 |
个 |
12 |
(一)部门网站(各部门填写) |
个 |
|
(二)区市政府门户网站(各区市政府填写) |
个 |
1 |
(三)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网站(各区市政府填写) |
个 |
11 |
八、设置政府信息查阅点数 |
个 |
60 |
(一)部门(各部门填写) |
个 |
|
(二)区市政府及其部门(各区市政府填写) |
个 |
49 |
(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区市政府填写) |
个 |
11 |
九、查阅点接待人数 |
次 |
8949 |
(一)部门(各部门填写) |
次 |
|
(二)区市政府及其部门(各区市政府填写) |
|
3968 |
(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区市政府填写) |
次 |
4981 |
十、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十一、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57 |
(二)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104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22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82 |
(三)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和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16.8 |
十二、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4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3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626 |